影響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第一、商品本身的價格。商品本身價格高,需求少;價格低,需求多。這是人所共知的。
第二、其他相關商品的價格。各種商品之間存在著不同的關系,因此,其他商品價格的變動也會影響某種商品的需求。商品之間的關系有兩種:替代品與互補品。替代品(substitute)是可以用來代替另一種物品的物品。例如,乘汽車是乘火車的替代品,熱狗是漢堡包的替代品等。每一種物品都有許多種替代品。如果某種物品的替代品價格上升,人們就要購買這種物品,這種物品的需求量就會增加。相反,某種物品的替代品價格下降,人們也會減少這種物品的購買。因此替代品價格的變動會影響一種物品的整個需求表,并使需求曲線移動?;パa品(complement)是與另一種物品結合起來使用的物品。例如,錄音機與磁帶,漢堡包與炸薯條等。如果一種物品的互補品價格上升,人們也會減少對這種物品的購買。例如,錄音機的價格上升,人們也會減少對磁帶的購買。相反,某種物品的互補品價格下降,人們也會增加對這種物品的購買。因此,一種物品互補品價格的變動也會影響該種物品的整個需求表,并使需求曲線移動。
第三、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對于多數(shù)商品來說,當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時,就會增加對商品的需求;相反,當消費者的收入水平下降時,就會減少對商品的需求。
第四、消費者對未來的預期。包括對自己的收入水平、商品價格水平的預期。如果預期未來收入水平上升或未來商品價格要上升,就會增加需求;反之,如果預期未來收入水平下降或未來商品價格水平下降,就會減少需求。
第五、人口數(shù)量與結構的變動。人口數(shù)量的增加會使需求增加,人口數(shù)量減少會使需求減少。人口結構的變動主要影響需求的構成,從而影響某些商品的需求。例如,人口的老齡化會減少對時髦服裝、兒童用品等的需求,但會增加對保健用品的需求。
第六、政府的消費政策。例如,政府提高利息率的政策會減少消費,而實行消費信貸制度則會鼓勵消費。
第七、消費者偏好。偏好是個人對物品與勞務的態(tài)度,即喜愛或厭惡的程度。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不僅要滿足人們的基本生理需求,還要滿足種種心理與社會需求,因此,消費者偏好,即社會消費風尚的變化對需求的影響也很大。消費者偏好要受種種因素的限制,但廣告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這種偏好。這就是許多廠商不惜血本大作廣告的原因。
總之,影響需求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有些主要影響需求欲望(如消費者偏好與消費者對未來的預期),有些主要影響需求能力(如消費者收入水平)。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決定了需求。
需求曲線的特點是什么?
(1)曲線方向是從左上方向右下方傾斜;
(2)曲線形狀可以是直線,也可以曲線(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大多數(shù)商品的需求曲線在坐標圖上是一條彎曲的線條。為了簡化,可以把需求曲線假設為一條直線。)
(3)曲線具有連續(xù)性。(實際上,曲線是不可能連續(xù)的,但為使分析不致復雜,假定曲線是連續(x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