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中止必須具備的條件
(一) 必須在犯罪過程中停止犯罪
犯罪中止只能發(fā)生在犯罪過程中,即只能發(fā)生在犯罪預備、犯罪實行和實行終了之后犯罪結果發(fā)生之前的過程中。犯罪中止就是在犯罪完成之前停止的意思,所以犯罪完成之后,自動恢復或自愿賠償損失,都不能認為是中止,而應當負犯罪既遂的刑事責任。
(二)必須自動地中止犯罪或自動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
所謂自動地中止犯罪,就是行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停止可以進行下去的犯罪活動,它表現(xiàn)為行為人自己有可能完成犯罪的情況下,自動停止犯罪的進行。如果行為人受到阻礙或感到恐懼認為自己已不能完成犯罪而停止犯罪的進行,就不是自動中止犯罪,而是被迫停止犯罪,因而不是犯罪中止,而是犯罪預備或犯罪未遂。
二、犯罪中止如何處罰
根據(jù)《刑法》的相關內(nèi)容規(guī)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
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犯罪中止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在犯罪預備階段或者在實行階段還沒有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放棄犯罪;二是在實行行為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
三、犯罪中止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犯罪中止的量刑標準根據(jù)《刑法》的相關內(nèi)容規(guī)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犯罪中止是犯罪分子自動地放棄犯罪或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