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門磚”指揀磚頭敲門(門開后就把磚頭丟棄),比喻謀求名利的手段。封建時(shí)代的文人常把讀書當(dāng)成“敲門磚”,一旦功名到手,書籍也就被束之高閣(丟棄在書架上)了。在明·西湖居士《春游》的著作中提到這樣一句話:“這是敲門磚,敲開便丟下他。我們既作了官,作詩何用。”這句話也解釋了“敲門磚”的含義,意思是它只是一個(gè)謀求名利的工具,當(dāng)“作了官”之后,“作詩”就沒有必要了。
敲門磚是貶義詞嗎?
敲門磚 ( qiāo mén zhuān )
解釋:敲門的磚石。比喻借以謀取名利的工具,目的一旦達(dá)到就被拋棄。出 處 明·西湖居士《春游》:“這是敲門磚,敲開便丟下他。我們既作了官,做詩何用。”用 法 偏正式;作賓語;比喻借以謀取名利的工具示 例 魯迅《準(zhǔn)風(fēng)月談·吃教》:“清朝人稱八股為'~',因?yàn)榈玫焦γ?,就如打開了門,磚即無用。”
近義詞 墊腳石
當(dāng)然是貶義!